数字储能网讯:4月17日,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淮阴光明在线)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周康通过“基于气象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光伏智慧向导”平台发现,淮阴区丁集镇村民张红花家的56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超过3天未发电,初步判断电站内部可能出现设备故障。他立即提醒张红花及时检查处理,确保了光伏电站正常运行。
近年来,淮安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鲜明导向,在绿色转型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多、“含碳量”更低。淮安供电公司党委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在保障新能源稳发满发、服务绿电绿证交易、助力客户节能降本等方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推动当地绿色发展。
党员揭榜创新攻关
保障新能源稳发满发
地处江淮平原的淮安,有“淮上江南”之称,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目前,淮安地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669.43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63.66%,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50.22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98.87万千瓦。
2023年以来,淮安供电公司党委创新实施党员先锋引领行动,面向所属基层党组织陆续发布28个关于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揭榜挂帅”项目,鼓励各专业、各领域党员骨干带头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突破,保障新能源机组稳发满发。
“分布式光伏‘一张图’管控研究”项目就是淮安供电公司党委于2023年年底发布的“揭榜挂帅”项目。该公司营销部党支部青年党员姚顺主动申请揭榜,联合调度、数字化、发展等部门的8名党员技术骨干成立分布式光伏高效并网党员攻坚团队,共同研发“基于气象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光伏智慧向导”平台。
研发过程中,攻坚团队基于数据中台、量测中心、卫星云图等数据底座,升级了原有的分布式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图像识别、流程自动化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将分布式屋顶资源与电网资源有机结合,开发出具有一图通览功能的分布式光伏智慧向导系统。2024年1月底,“基于气象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光伏智慧向导”平台正式上线。“利用智慧向导平台,客户经理能实时查询可开发资源和并网承载力等数据,及时定位并处置超容发电、长期不发电、表计故障等问题。”姚顺介绍。目前,该平台已接入淮安市超7万家分布式光伏电站,引导海量分布式光伏科学并网。
2024年5月,淮安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党支部3名青年党员组成光伏预测党员攻坚团队,揭榜了该公司发布的“明方向 聚合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项目。攻关团队基于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历时近半年建成了台区级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调度专业员工可根据该系统的预测,及时调整光伏发电并网较多的220千伏主变压器及配电线路的运行方式,避免日间光伏大发时潮流倒送造成线路重载。
截至2024年年底,淮安供电公司党委发布的28个“揭榜挂帅”项目均由党员骨干带头揭榜,19个项目已顺利结项。这些项目为当地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走访提供“一站式”服务
助企业参与绿电绿证交易
4月14日,淮安供电公司“绿电绿证”党员突击队队员卢海洋和同事来到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协助企业检查用电设备,了解企业近期的生产情况和绿电消费需求。
巨石集团淮安公司是一家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企业,也是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企业之一。在企业投资建设的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内,2条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的生产线全部采用绿电,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至欧盟国家。2024年4月,卢海洋在走访时得知该企业有绿电消费需求,于是主动向企业讲解最新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在当年6月首次参与江苏省绿电交易。目前,该企业已成功采购12077.31万千瓦时绿电,购买绿证超12万张。
近年来,淮安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产品畅销国内,远销海外。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规则的实施,海外客户对产品碳足迹的要求更为严格,当地外向型企业对绿电绿证交易有迫切需求。
企业绿电需求快速增长,服务保障如何跟上?2024年年初,淮安供电公司党委开展“绿电绿证”专项党建课题研究,组织营销、发展等专业党员骨干成立“绿电绿证”党员突击队,推动构建绿电绿证服务体系。党员突击队全面走访了淮安市钢铁、水泥、新能源等行业的200余家企业,征询他们的绿电交易需求和计划。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党员突击队带头推进市区2个绿电绿证服务站和县区6个绿电绿证服务点的建设,为有需求的企业现场提供绿证申领、交易指导、账单解读等“一站式”服务,提高企业绿电绿证办理效率。
2024年,淮安供电公司“绿电绿证”党员突击队共服务33家企业完成绿电交易,全市绿电交易规模达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倍。
党组织结对共建
为客户生产节能降本
走进位于金湖县银涂镇工业园区的华亿轴承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厂房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我们一共安装了1600千瓦的光伏板,每月发电20万度左右,不仅可以自发自用,余电还可以上网,用电成本大大降低了。”企业负责人戴星月说。
2024年3月下旬,金湖县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五级专家吉兰芳在华亿轴承公司调研时了解到,企业因生产用能成本较高正寻求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吉兰芳将企业的用能难题带给了淮安供电公司党委。在该公司党委的组织下,金湖县供电公司发展部党支部、营销部党支部与华亿轴承公司党支部签署联建协议,合力解决企业用能成本高的问题。
金湖县供电公司发展、营销专业党员技术骨干多次上门了解分析企业用电负荷、设备运行数据等,提出了建设企业智能微电网的方案,建议企业在原有屋顶光伏电站的基础上,再安装500千瓦/1000千瓦时和1000千瓦/2000千瓦时的储能系统,利用峰谷价差获得收益。当年7月,华亿轴承公司储能系统正式投运。供电公司党员技术骨干又为企业接入了“能源e+”微电网数智系统。该系统可使光储资源效益最大化,实现客户用能“综合最优”。
“建成这个智能微电网项目后,我们每年能节约电费近40万元,还能节约标准煤百余吨、减排二氧化碳300多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可观。”戴星月说。
2024年以来,针对企业节能降本需求,淮安供电公司党委组织相关部门党组织与供区内重点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提供节能改造、能源管理等服务,助力企业客户绿色低碳发展。目前,该公司多个基层党组织已与15家企业的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通过帮助建设智能微电网、提供能效诊断等方式,助力企业节省用能成本数百万元。